捷成传媒-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

查看: 97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水晶包团子 (溧阳民间美食之五十四)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平陵一哥 发表于 2024-6-13 05:46:4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水晶包团子
                 (溧阳民间美食之五十四)


    在儿时的记忆里,每到过年过节,家庭制作的美食中,“水晶包团子”是最难忘却的记忆了。据上辈老人说,这个水晶包团子其实不是溧阳人发明的食品,它的正确名称应该是水晶团子,很早以前是浙江绍兴传统小吃,后来随着人口的迁移,流传到溧阳。我家那时住在三阳泰巷的孙家大院,原在三阳泰巷腊烛坊干活的许多是绍兴人,住在大院楼上的绍兴阿姨的水晶包别提多好吃拉。
    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水晶包团子逐渐被溧阳家妇所掌握,整个团子表面光滑,呈玉色;内在粉质细腻,挑沙柔软;口味细腻软糯,不粘牙。但其外形已不是绍兴人做的圆型,而是用手捏成的三角形。在我的印象里,溧阳城乡的广大家妇们,一般都会做水晶包团子。
    当年溧阳的女人们为什么人人个个都会做团子,尤其是爱做水晶包团子,个人认为:一则是旧时溧阳的男人们贪吃,好一口糯米和甜食;二则是溧阳是鱼米之乡,食材现成;三则是当年的家妇们很多在上海等周边大城市当保姆,饮食习惯受苏锡常影响很大。而这道水晶包团子正是这些溧阳家妇们的“拿手好戏”之一。
    这道“水晶包团子”起始于何年代,没有确切的史料依据,但在晚清已流传开来,鲁迅、老舍、莫言等名家的笔下据说时有出现。也许“家家都忙着蒸馒头和年糕,穷门小户也要蒸出几天的豆馅团子。天井的缸盖和筛子上冻豆腐,窗沿上冻柿子,还要渍酸菜”就是那年的写照吧。
    溧阳的男人懒,时有人说。但溧阳的少女、媳妇、阿婆勤快也是不争的事实。据我所知,当年的“水晶包团子”应该都是溧阳的女人们所为,故一直遗传到今天。想吃过去女人们制作的“水晶包团子”,我也学乖了,到溧阳北山“出窝”的王新华那里,或到风靡溧阳城的“水乡团子”,不管他们做得如何,我丢一张票子,他们在灯下照照后,肯定让我吃饱。
    其实,水晶包团子制作很简单,原料就是白糖、糯米粉、花生米、猪板油。具体制法也不是很简单,但也不见得复杂。首先,将鲜猪肉板油洗净,切成小块,用糖腌制两三天;然后把花生米炒熟,去衣。然后逐个将花生仁对半分开待用;第三步,将糯米粉用沸水调和,揉成团做成略小于团子的坯子,每个坯子包入花生米4粒、白糖4克,猪油三小块(粒),用手捏成漂亮的三角包;最后一步,把水晶包团子放入蒸笼,旺火蒸20分钟就好。关键是,吃的时候,注意烫嘴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溧阳市捷成传媒有限公司 ( 苏ICP备2021045576  苏ICP备2021045576号-1

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414号

GMT+8, 2024-6-26 21:18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