捷成传媒-天目湖信息港 天目湖论坛

查看: 110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雁来蕈笃豆腐 (溧阳民间美食之六十二)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平陵一哥 发表于 2024-6-13 05:55:3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雁来蕈笃豆腐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(溧阳民间美食之六十二)

    当年溧阳山区的一位老农对我说:我们平时说的“雁来蕈”一年有两个生长期,农历二月叫"桃花菌",九月叫"雁来蕈"。一般来说,以寒露时松花落地所生的“蕈”最佳,这是真正的山珍,那时的山里人把春季飞燕筑巢所长的“蕈”称之为"燕来蕈",秋季大雁归来时所长的“蕈”名为"雁来蕈"。尤其是入秋金风送爽,大雁南飞之际的雨后就会长出一丛丛褐色小伞状的蕈子。每到这时,我的大老表受山区同学之邀,到山上捡这"雁来蕈"。记得当年我的这大老表一捡就是一大包拎回家,每颗蕈像一朵朵的小伞,非常漂亮,更像后来到了1964年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一样。
    到了1968年的秋季,文革武斗已结束,大佬表由于我妈妈的诉说,被其母亲“收罗”到上海,"雁来蕈"就断了来源。我只得陪妈妈到码头街去买“雁来蕈”,那时“市管会”(现工商局的前身)管得很严,最后我们在码头街小桥巷斜对面的“接官亭巷”找到了躲在巷内穿着“山袜”的老农,买到了这梦寐以求的“雁来蕈”。记得那天我抖抖索索拿出了“聚宝盆”里的二毛钱付给了穿“山袜”的老农,和妈妈拎着一大包"雁来蕈"回到了三阳泰巷的孙家大院。
    本来这“雁来蕈笃豆腐”在我的脑海里是没有这个概念的,只知道每到这个季节,妈妈会熬制一大盘“雁来蕈熬嫩生姜”,但当年很会当家的妈妈待“雁来蕈熬嫩生姜”搞好了以后,一到星期天,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“雁来蕈笃豆腐”这道菜!(写到这里我的口水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)。对于“雁来蕈笃豆腐”这道溧阳民间经典小菜,溧阳人对其称呼各不相同,有称“雁来蕈烧豆腐”的,有说“雁来蕈滚豆腐”的,有道“雁来蕈炖豆腐”的,但更有人讲“雁来蕈笃豆腐”。
       也许个人孤傲,一直称“雁来蕈笃豆腐”。“笃”字,溧阳人对其褒贬不一,也不一定都有恰到好处的定位。但“烧”、“炖”、“滚”、“煨”、等等,都不一定有“笃”来的是那么的理想,那么的讲究、那么的实惠。
    溧阳“雁来蕈笃豆腐”的烹制原则应该是:无味精、无鸡精,口味天然、鲜嫩。在笃豆腐汤时放入事先早已熬制好的“雁来蕈”,但必须是嫩生姜熬制的“雁来蕈”。豆腐必须是旧县的盐卤豆腐,采取温柔的火候烹调,用汪德隆生抽提味,笃出其美味,文火慢笃即成。


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溧阳市捷成传媒有限公司 ( 苏ICP备2021045576  苏ICP备2021045576号-1

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414号

GMT+8, 2024-6-26 21:20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